說到匹配方式,很多人還是比較保守的,一般情況下,我們都會選擇詞組匹配和完全匹配,在點擊付費的時代里,大家更愿意把錢花在流量更加精準的地方,因此也有人給廣泛匹配打上不精準的標簽,但投放這么多賬戶下來,小編認為關鍵字匹配方式并不是說詞組和完全匹配就一定很優質,廣泛匹配就一定不好,這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。相反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調整,結果也往往會更出人意料。
如果你的賬戶沒有流量,且CPC較高,那你可以考慮一下低價廣泛的出價策略,如果你的賬戶關鍵字流量較大又轉化一般,那你是可以嘗試收縮匹配方式,直至關停。類似該種調整的賬戶,小編也有一個,數據拉取的時間維度和消耗費用都是一樣的,但詢盤獲取的結果卻相差了80%,附上數據圖:
談到投放市場,想必大家有很多話要說,作為一名外貿人,我們都在努力的尋找自己產品適合的市場,但你以為的市場就真的是適合你產品投放的市場嗎?投放過谷歌廣告的人,應該都知道不管投放什么類型的廣告,地理位置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,很多人都更愿意去選擇自己主觀意識上認為“優質”的市場,但你最終真的獲得優質的詢盤了嗎?未必。
小編淺談一下對海外這些市場片區的看法~
歐美:目前世界上較發達也比較成熟的市場,一直以來都是外貿人人都想瓜分的一塊肉,但歐美真的就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嗎?小編做外貿推廣這些年,提起歐美市場,“競爭激烈”、“CPC昂貴”、“詢盤獲取難” 這三個特點是直接條件反射式地浮現眼前的。該市場的競爭激烈,且進口的門檻條件也比較復雜,例如高昂的進口關稅及貿易壁壘的限制等,像供應群組中的后來者,或者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較難攻入。
亞非:發展中國家居多,在未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和上升空間。并且該市場對made in china的產品青睞有加,非常利于以前沒有外貿經驗的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,這樣在進入該市場后,可以不斷地調整產品結構和質量要求,同時積累大量的出口經驗,為日后打開其他市場做好準備。
南美:小語種的壁壘較為明顯(西語、葡語),但用戶對于價格并不十分敏感,很多商家也非常愿意開發南美片區的客戶。結合小編的谷歌廣告投放經驗,一般在南美,如果用英語投放廣告的話,流量不是特別的大,且經常會出現墨西哥一國數據居多的現象,有時轉化也不是十分的好。做南美市場,最優選還是本地化的西語和葡語推廣更加有效。
澳洲:小島國較多,主力國家還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,該片區的轉化水平一般居中,有時也會偏低,與行業適配度關聯非常大,好則好,差則差。具體要根據投放數據做取舍,如果怎么調整數據都不好的話,建議也不要太過強求。
其實,總結下來,最終你要賣什么品,投放什么市場,制定什么營銷策略,還是要通過大量的調研和實踐測試得出,如果你一開始對自己的產品還處于摸索階段,小編是不建議你直接去歐美市場,盲目闖出去只會淪為出海田地中的“韭菜”。
谷歌賬戶的出價策略有很多種,為你的廣告系列選擇適當的出價策略,是每個優化師都想要做好的事情。最近小編就遇到了一個case,該客戶一直以來都是穩定投放的客戶,且詢盤成效近半年都非常的穩定,最近一個月突然開始斷崖式下滑,期間小編復盤了賬戶關鍵字、搜索字詞數據,均表現無異。同時也和客戶確認過網站最近沒有進行過調整,出現這樣的情況,一開始小編非常犯愁的,首先關鍵字沒問題,其次投放市場最近也沒什么變動,最后網站最近也沒有調整,出現這樣的斷崖式下滑,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?也是處于最后再搏一搏的心態,小編調整了賬戶的出價策略,就真的是很神奇,出價策略調整過后賬戶效果立馬就恢復了,后來小編也嘗試用該方式調整其他效果下滑賬戶,有80%的賬戶都恢復了過來,所以小編認為在無計可施的時候,調整賬戶出價策略或許也是上計之一。附上數據圖: